春荣
94岁老太被六个子女“抢”上热搜!河南这家人的做法,让全网泪目:这才叫传家宝!
河南驻马店,94岁的李奶奶犯了愁。六个子女围在床前,争得面红耳赤:
“娘必须跟我住!”“轮也该轮到我家了!”老太太无奈拍板:“都别争了,一家一个月,轮着来!”
网友炸锅:这年头,多少人躲着养老?这一家子,竟抢着尽孝!
九十四岁的李秀英奶奶,最近成了十里八乡的“名人”。
这“名”出得有点让她哭笑不得——不是因的,竟是因为她那六个“不省心”的儿女,为了“抢”她去谁家养老,差点在自家院子里“吵”起来!
事情得从上个月说起。李奶奶在老宅独自住惯了,虽说身子骨还算硬朗,但毕竟年近百岁,孩子们哪能真正放心?
大儿子张建军在省城工作,电话里急得嗓子都哑了:“娘!您一个人在家,万一磕着碰着,叫天天不应!这次说啥也得跟我走!您大孙子新买的电梯房,阳台大,阳光好!”
**电话还没撂下,二闺女张红梅风风火火骑着电动车就到了院门口,人没进屋,大嗓门先到了:“大哥!你省城远,娘住不惯!还是跟我近便,我天天炖汤,五分钟就端过来!”
紧接着,在镇上开超市的老三张建国拎着一大兜新鲜水果和排骨进了门:“二姐,你伺候爹走的那几年够辛苦了!这次该轮到我尽孝了!我那超市二楼刚收拾出来,又宽敞又暖和,娘想看热闹,下楼就是!”
好家伙,这还只是开了个头! 得了风声,剩下的孩子们全都火急火燎地赶了回来。小小的院子里,顿时挤满了人,也挤满了儿女们七嘴八舌、情真意切的“争抢”。
“娘爱清静,我那院子大,种了好多花!”“四姐你工作忙!我时间自由,我伺候娘最合适!”
“……”大家你一言,我一语,嗓门一个比一个高,个个都觉得自己最有能力把老娘照顾好。
说到激动处,兄弟几个脖子都梗起来了,脸也红了,那架势,外人不知道的,还以为这家人闹了什么大矛盾呢!
李奶奶坐在老藤椅上,看看这个,瞅瞅那个,心里头是又暖又酸,更多的却是无奈。她几次想插话,声音都被孩子们急切的争论盖了过去。
“都给我住嘴!”李奶奶叹了口气,看着眼前这群头发也花白了的儿女,眼神里满是慈爱,又带着点不容置疑的“家长”威严,“你们的心意,娘都知道!个个都是娘的好孩子!可你们这么争,娘听着脑袋嗡嗡响!”
她顿了顿,目光扫过每一张紧张又期盼的脸:“这么着吧!手心手背都是肉,娘不去谁家,谁心里都不落忍。从老大开始,顺着往下轮!规矩就一条——轮到谁家,谁也不许推脱,谁也不许提前‘抢人’!*我老婆子就当串门子了!”
“轮流养!”这个方案一出,刚才还争得脸红脖子粗的六个子女,互相看了一眼,都咧开嘴笑了。
老大一拍大腿:“行!娘这法子公平!” 老闺女赶紧接话:“那轮到我那月,我天天给娘包饺子!” 院子里顿时充满了轻松愉快的笑声,刚才那点“火药味”烟消云散,只剩下浓浓的温情。
这一幕,被邻居拍了段小视频发到了网上。谁也没想到,“六子女争养九旬老母”的消息,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网络,瞬间戳中了无数网友的心窝子!
“我的天!看哭了!现在为了推养老责任兄弟反目的新闻看多了,第一次看到‘争’着养的!这老太太太有福气了!”
“这哪是养老人啊,这分明是‘抢’宝贝回家!羡慕死了!”
“看看人家这家风!父母慈,儿女孝!这才是真正的传家宝!比留多少房子存款都金贵!”
“想想我老家邻居,三个儿子把老母亲当皮球踢,最后老人孤零零死在老屋… 唉,人比人得死,货比货得扔!”
是啊,在这个常常谈论“养老焦虑”、“久病床前无孝子”的年代,李奶奶一家人却像一股清流,没有轰轰烈烈,有的只是最朴素的亲情和最实在的行动。
它响亮地告诉世人:孝心不是负担,是福气!六个子女争着赡养母亲,是因为他们深深懂得,“娘在,家就在”。
能侍奉高堂,不是麻烦,是上天的恩赐,是为人子女最大的福报。这份心甘情愿的付出,本身就让他们的心灵获得滋养。
“好家风,是最好的“不动产”!李家六个子女,并非大富大贵,但他们身上流淌着的孝道与和睦,是父母言传身教留下的最珍贵的“遗产”。
这种无形的财富,比万贯家财更能荫庇子孙,代代相传。看看他们,想想未来,他们的孩子、孙子,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,孝老爱亲的种子早已深植心田。
如今,李奶奶开始了她的“幸福轮转”。在大儿子家宽敞的阳台上晒太阳时,在二闺女家喝着刚炖好的鸡汤时,在老三超市楼上看着人来人往时…
无论在哪一个月,哪一个家,她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而安详的笑容。她知道,自己是被深爱着的,是被六个孩子捧在手心里的“宝”。
每一次家庭聚会,六个头发花白的“孩子”围坐在老母亲身边,那其乐融融的画面,就是对这个家族最动人的诠释,也是对“家风”二字最滚烫的注解。
李奶奶的故事,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,激起的涟漪久久不散。它让我们相信,在这个世界上,总有一些温暖,足以对抗冷漠;总有一些坚守,能让美德闪闪发光。 你家的“传家宝”,又是什么呢?





